美媽秘笈:抓住產后180天黃金修復期
坐月子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。月子坐得好,有利于身體恢復,對以后的身體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。
坐月子也講究科學,科學的保養、調理身體。所以坐月子絕對不能當成兒戲,不能草草過去就算了。
下面,長沙市婦聯母嬰護理專家教您抓住產后6個月黃金期,開啟愉快的月子之旅~
一、產后及早下床活動有助恢復順產媽媽產后6-12小時即可下床輕微活動,第二天可在室內隨意走動。如果是鉗產則需要適當推遲活動時間。
剖腹產媽媽術后6小時內一定要臥床休息,6小時后可在床上活動,如翻身、側臥等。第二天可在床上坐起,或輕微地起床活動??纱龠M腸蠕動,盡早排氣。
正確做法:順產媽媽產后24小時開始做產后保健操,難產媽媽可推遲2-3天,每天1-2次,每次15-30分鐘,循序漸進,這樣更有利于身體恢復。
產后24小時可做這3種運動:1. 呼吸運動:取仰臥位,兩臂伸平放于體側,深吸氣使腹壁下陷內臟牽引向上,然后呼氣。
(此項運動可運動腹部,活動內臟。)
2. 舉腿運動:取仰臥位,兩臂伸平放于體側,左右腿輪流舉高與身體成直角。做這個運動時媽媽要注意,如果自己沒有辦法將腿舉成直角,不要硬撐,應量力而行。
(此項運動可加強腹直肌和大腿肌肉的力量。)
3. 縮肛運動:取仰臥位,雙膝屈膝分開,再用力向內合攏,同時吸氣收縮肛門,堅持3-5秒,然后雙膝分開,并呼氣放松肛門。
(此項運動可鍛煉盆底肌肉,有助于陰道縮緊。)
母乳無可厚非是喂養嬰兒的最佳食品,它安全、干凈、無毒,無任何副作用。是其它任何食品都無可比擬的,它是天下新媽媽與生俱來的為嬰兒提供的“安全糧倉”。
經科學家調查、研究發現,凡使用了母乳喂養的新媽媽患卵巢癌、乳腺癌的機率要大大低于非使用母乳喂養的新媽媽們。
母乳喂養正確做法:
1. 在哺乳期要保持乳頭清潔,常用溫水清洗乳頭,按需哺乳。每次應盡可能將乳汁排空,乳汁過多,寶貝不能吸進時應及時將乳汁擠空。
2. 不要過早催乳。嬰兒在一周以前的食量非常小,媽媽現有的奶水也足夠他食用,不需要喝大量的催乳湯水。寶寶喝不完,導致乳汁淤積,反而引發乳腺炎。
3. 正確哺乳姿勢:首先媽媽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,可側躺,可以后背靠個墊子,減輕腰部壓力,最好是準備一個哺乳枕,能緩解媽媽喂奶時的辛苦,又能姿勢正確。如果是乳頭內陷的媽媽,應經常用手擠擠或者使用乳頭矯正器。

三、坐月子飲食原則
很多產婦在產后的頭幾天里過著“食之無味”的生活。這是因為老人說,飯菜內放鹽會影響下奶,所以只能吃“白食”。

專家點評:不正確。只喝白水、吃白飯,幾天下來人就會全身乏力。這在醫學上叫低鈉綜合征,產婦分娩后代謝旺盛、乏力多汗,同樣也會發生這種情況。正常飲食即可,沒必要刻意無鹽。
正確做法:
1.坐月子,產婦們要記得少吃多餐。自己剛剛生完孩子,身體器官還處于一個疲憊的狀態,這個階段更要注重體能的恢復。在飲食上,少吃多餐,更利于腸胃對于食物的消化。
2.營養要全面、不挑食。產婦在飲食上,要全面選擇食物,不要挑食。有些女性本身就存在挑食問題,其實這容易造成身體中某些營養元素的缺乏。多吃營養健康的食物,才更利于健康恢復。比如產婦可以適量吃粗糧,有效預防產后的便秘問題。在喝湯上,可以選擇不同食材的營養湯點,食物多樣性,才能夠保證營養的全面性。
3.在飲食選擇上,產婦們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。比如多喝湯、多喝粥。喝粥要注意食材的添加,可以選擇有催乳作用的食物,即利于產婦的營養補充,也能夠滿足寶寶對于乳汁的需求。一舉兩得。
4.補充鈣、鐵元素。產婦坐月子,要記得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。比如鈣元素以及鐵元素。女性生產中會出現過多的血液流失,補鐵以及補血是坐月子期間的重要調養目標。產婦們能夠適量食用動物內臟或者是含鐵量較多的食物,有效的補鐵。在補鈣上,可以選擇飲用骨頭湯或者是食用奶制品。
5.飲食要清淡,易消化。對于產婦來說, 坐月子也需要達到同樣的飲食要求。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,不僅僅能夠預防產后的發胖,還能夠避免出現高血壓的風險。月子飲食中,要少放油以及調料,簡單清淡最好。
四、洗澡、梳頭一個都不能少
傳統觀念認為,坐月子期間的女性是不可以洗澡的,也不可以梳頭,怕是產婦著涼日后頭痛,而且這個階段梳頭以后肯定會脫發。
專家點評:其實不然,剛剛生完寶寶的女性,必然會淌很多的汗,再加上惡露,溢奶,全身上下都不舒服。因此在產后24小時,就可以安排洗澡了。洗澡不僅僅可以幫助產婦做好清潔工作,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身體加速新陳代謝,舒緩身心。產后7天內可用熱毛巾擦拭身體,4周后可以淋浴,但不可盆浴,會損害生殖系統。產后梳頭不僅不會引起脫發,還能夠防止脫發,按摩頭皮,保護秀發免受損傷。這里需要注意的是,洗完澡后,產婦應該及時把身體擦干,把頭發吹干,以防感冒。
五、產后皮膚的護理的好時機
做漂亮媽媽是不少女性的夢想,她們在孩子降生后迫不及待地想改善自身皮膚狀況。然而哺乳期間可以進行皮膚護理嗎?
專家表示:產后的皮膚護理是必要的,清潔、保濕、防曬三個基本步驟要做好。
1.首先必須注意個人清潔問題。當傷口愈合情況良好,允許進行身體清潔時,就應做好皮膚清潔工作,否則很容易導致皮膚感染,患上毛囊炎等疾病。而不洗頭則可能帶來脂溢性皮炎等問題。
2、要注意做好皮膚的保濕工作。產后內分泌變化很大,會造成皮膚屏障功能的損傷,皮膚容易出現干燥情況,保濕就是恢復皮膚屏障功能的手段之一。對于干性皮膚和中性皮膚的女性來說,單純喝水或者通過飲食來保濕是不足夠的,還需要適當使用一些保濕護膚品。考慮到哺乳期對孩子的影響,專家建議選擇原料天然、成分簡單、性質溫和的保濕護膚品。
3、注意防曬。媽媽們在生產前后皮膚會有很大的變化,產后一般會有妊娠斑等皮膚問題困擾。而日光的暴曬或者紫外線照射都會加重原有色斑。
六、腹部保養不可忽視,不可放任自流
松弛的肌膚、堆積的脂肪和凸出的肚子!這情況對于剛生產完的媽媽而言,一定不陌生。甚至還有很多,寶寶都六七個月大了,自己看上去仍舊像懷孕5個月的樣子。
有許多媽媽曾天真的認為只要寶寶一出世,就會恢復到孕前的體形和尺寸。但實踐證明,實際上,這一過程遠比她們想象的時間更長,而且更難。
專家推薦:產后束縛帶,可以預防產后腹肌松弛,防止子宮下垂等,還可以改善產后腹痛的作用。一般是如果是順產,建議產后兩天后使用收腹帶,剖腹產一般是產后一周使用。注意收腹帶衛生,建議及時清洗,注意飯前需要摘下重新綁緊再吃飯,洗澡前拆下洗澡后再綁上。如果剖腹產,觀察看看傷口局部情況,選擇透氣的收腹帶,以免不透氣影響傷口愈合,容易引起局部感染。平時注意傷口衛生,按時消毒等,平時注意睡眠充足,不要劇烈運動,注意飲食,少食多餐。其次,患者還需要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,如豬蹄、魚肉等。產后女性還需要做適量的運動,但是需要注意保暖。鑒于每一位女性的體質都有所不同,在這里提醒各位,束縛帶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和認可下使用,并且確保自身身體安全。
七、骨盆修復越早效果越好,預防25年后的病
十月懷胎,寶寶的重量使得媽媽的骨盆變大。這就是從少女變成大媽的重要一步,進而分娩時恥骨分離,使得整個骨盆變形,髖關節移位,形成“大屁股”的骨架,大媽的形態顯露無遺。所以產后恢復要做的就是配合適量的運動進行骨盆的恢復,把“大媽”的屁股給拉回來。
產后半年內是骨盆恢復的“黃金時間”,越早訓練,效果就越好。如果不做任何訓練,隨著年齡增大,激素水平下降,肌肉變得松弛,癥狀會越來越嚴重。到了中老年后,很可能會出現輕中度壓力性痙攣或不同程度的壓力性尿失禁,有的甚至發展到子宮脫垂。
1. 骨盆運動:骨盆運動需要在產后兩周以上方可進行。骨盆運動有助于骨盆及其肌肉恢復。
① 立式鍛煉:站立,雙腿微分開,收縮兩側臀部肌肉,使之相挾,形成大腿部靠攏,膝部外轉,然后收縮括約肌,使陰道往上提的方向動,經過耐心鍛煉,即可學會分清陰道和肛門括約肌舒縮,改善陰道松弛狀態。
② 臥式鍛煉:靠床沿仰臥,臀部放在床沿,雙腿挺直伸出懸空,不要著地。雙手把住床沿,以防滑下。雙合攏,慢慢向上舉起,向上身靠攏,雙膝伸直。當雙腿舉至身軀的上方時,雙手扶住雙腿,使之靠向腹部,雙膝保持伸直。然后,慢慢地放下,雙腿恢復原來姿勢。
2.床墊軟硬適中:有很多人都意識不到床墊和剖腹產后恢復的關系。太軟的床墊會令媽咪在睡眠時身體下墜,脊柱、骨盆就會受力過大,得不到休息;太硬的床對人體較重的骨盆部位產生壓迫,都會引起骨盆歪斜。所以理想的床具應該軟硬適度,在我們仰臥時身體曲線與床墊完全嵌合,由頭面部、胸廓、骨盆一起為脊柱提供水平支撐力。
3.加強骨質營養:骨盆的成分無非是蛋白質、鈣質和纖維等,骨質強硬,骨盆也就更加穩固不易損傷,所以增加一些有益于骨質的食物就成為了產后骨盆恢復的名單了。加鈣牛奶、AD鈣奶、魚、蝦、牡蠣、蛋黃、核桃、榛子等中的鈣及硒、鎂、鋅、鐵等微量元素較豐富,平時不妨多吃一些。當然,也別忘了多曬曬太陽,使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形成維生素D,可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并堅骨與壯骨。